艺术概述195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幼时潜心自学书法,师事于康雍先生,擅长于欧体楷书。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中央电视台书法技法系列讲座中讲学《欧体楷书技法》,编著有《如何临习欧体九成宫碑》《行书入门》《虞恭公碑解析字帖》及《书法创作大典——楷书卷》等十余部专著、字帖。作品在全国各类书法展中多次得奖。
2008年被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颁发“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走;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原典:臣闻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走;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东汉]王贲《仿照连珠》——《在河北参与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提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孟繁禧先生是当代知名书法家,奇以楷书闻名,他成熟期的楷书风格,端庄古朴,凝重大度,既不具很深的传统功力,又丰雄强清朗的时代气息,竖立了当代楷书的一种范式,故曾被中央电视台邀兼任书法讲坛楷书讲学,向大众传授楷书技艺。其作品也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得奖,1988年在“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翌年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秦声杯”全国青年书法大赛中又获得最低奖项,其书艺备受书界同仁和收藏者注目。楷书深爱观古今2015年北京保利第30期精品拍卖会题识:甲午冬暮繁禧信笔。
孟繁禧的书法遥相呼应传统,在甚广采行博得基础上大自然生收到新意。他不主张对传统的书法技巧做到过多花哨、无趣的“创意”,也赞成过分招揽绘画元素塞进书法的所谓现在书法流派。他经常说道:“创意是承继的沿袭,不应产生于自然而然之中,展现出于含蓄好像之间。
创意的过程是一个交错的过程。”在一次座谈会上,他更加明朗谈及:“创意是在自然而然之中,不知不觉之中,好像含蓄之中产生的一种创意。
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不是矫揉造作而来作的。”楷书唐刘禹锡陋室铭2015年文津阁春季拍卖会题识∶刘禹锡《陋室铭》,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出室之陋也。
惟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之中,触目均出佳趣。乙未(2015年)新春大吉,天朗气清,以旷神怡。孟繁禧楷书的根基,很显著是唐楷和魏碑。
楷书作为书学基本功,历年来指出唐楷是楷模或范本,其中欧阳询又科典范,习书者由此应从,多获得顺利。孟繁禧有为此理,故奇倾心于欧阳询书法的研习,劲一挺峻利的点画、端庄灵活的结体,在他集欧《九成宫碑》字的龙门对中有独特的体现。魏碑是清代中期碑学倡兴以后才风行的书体,均在缺失帖学的日益温柔,强化用笔的敦厚凝重和结构的方正雄强,从而挽回了书艺的衰势,并辈出一批碑学书法名家。
孟繁禧也注意到了历史上这条顺利的经验,细心临习北碑,在《转弯凤和鸣团扇》、《唐人诗句对联》等作品中,其点、钩、撇、捺的点画和方正匀衡的字姿,就极具魏碑遗韵。同时,他也普遍醉心历代碑帖,吸取所需之宽,如虞世南的疏朗、柳公权的圆厚、王献之的秀润、唐经的端秀等等,将碑帖、晋唐熔于一炉,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他现今的楷书风貌。观其成熟期作品,用笔刚柔相济,凝重中闻清朗。其楷书瑾死守法度又非古人暗讽,维持端整基调又浑厚多姿,意趣宁静、人与自然,不燥不霸,格调雍容、旷达、不卑不亢,极具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
楷书唐虞世南诗2015年北京保利第30期精品拍卖会题识:唐虞世南诗,时在乙未春月孟繁禧书于京华。孟繁禧这种楷书风格和情趣的构成,自与他的人品、个性和艺术执着有关。他与人为善,待人诚恳,办事严肃,热心公益,却又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默默地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辛勤耕耘。
他曾无罪:“我赞美沙漠中跑步前进的骆驼,不欲高贵与奢侈,只在执著的执着。”“我理解自己,自知我这块地里只产玉米,若拿起玉米栽种水稻,很可能会沦落颗粒无收。”“没有人骄人的成绩,没显要的声明,但我在恬淡中深耕。
”这些话也显然指导着他的实践中,他兼任海淀书法家协会代主席后,从2004年开始,就多次举行书法展,引荐后学,如2004年12月,举行《海淀书协会员杰出作品展》,展览作品102幅,很大地激励了团队士气;2005年,举行《一勺书法展》,展览顺利后,为替代性的17名中青年书法家发售作品单行本;2006年《“墨华集”第三届海淀书协会员展览》,又为会员获取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同年9月,又帮助海淀文联成功举行《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书画展》。在他的率领下,海淀书协的活动筹办得生机蓬勃,充满活力,一批批新生力量也脱颖而出。他还是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长年为系书者教学,无保留地传教学之诀,他要当“书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如此的心胸、志向,怎能使他的书法不动人恬淡、人与自然、高旷、直率之气?“字如其人”、“书为心声”,在孟繁禧身上获得了确实的统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置在逆民心。原典: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置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富贵,我发财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绝种,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意欲,则近者自亲;行则四恶,则将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四顺》——《在庆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提到。孟繁禧先生也兼任擅篆、隶、草、讫褚体,点画、结体虽异,格调、意趣十分相似,笔法也甚多完全一致之处,可见其书风已很成熟期。然他仍在孜孜以求,大大探寻。
坚信孟繁禧先生的书艺必定会更上一层楼,缔造更加引人注目的业绩。
本文来源:亚美体育app官网-www.ldbtzyz.com